鼠标蛇
拼音瓦语Shǔ语
英国蛇
别名曹金蛇、黄闺蛇、水吕蛇、水南蛇、长标蛇。
来源首次发表在《中国药用动物杂志》上。
药材来源:卫矛科动物鼠蛇的内脏全部摘除。
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:Ptyasmucosus(Linnaeus)。
采收与贮藏:春秋两季采收;捕捉后,开膛去内脏,擦血,新鲜使用或晒干。
原鼠蛇向右全长超过2m。背部黄褐色,体背有不规则的黑色横斑;头部呈深褐色;黄白色的肚子。颊鳞3,上唇鳞8,前鳞2,后鳞2;前颞量表2,后颞量表2(3)。体颈部18-21排,体中部15-17排,肛门前14排。背部中央的鳞片呈脊状,身体后部的鳞片增至4-6排。腹部量表190-201;尾数男105-1416,女66-170。
师生态环境:生活在山区和平原;性粗鲁。以蟾蜍、青蛙、蜥蜴、鸟和老鼠为食。
分布: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省、湖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状鉴定表明本品为圆盘状。服务直径20-60mm,头部居中呈椭圆形,深褐色,吻部钝圆,背部灰褐色,有杂色斑点。尾巴细长,呈锥形。背面鳞片黄褐色,椭圆形,长6.5-7毫米,宽3.5-4.5毫米,上半边缘整齐,顶端有两个端窝,呈圆形,下半边缘不规则;蛇背中线处的鳞片有棱纹,大部分没有棱纹;新鲜切片光滑、扁平、半透明。又腥又咸。
显微鉴别,粉末特征:淡黄色或黄白色。①角质鳞片破碎,淡黄色,布满棕褐色斑点,棕褐色斑点聚集的圆形斑点,条纹同向交错排列,密度63条/mm,电镜下观察:呈纵条纹状,排列紧密,2-3条条纹一端相连,内凹,棱状痕迹同向。②骨碎片几乎无色,呈不规则碎片,骨板纹理不明显,骨陷窝大而多,骨小管粗而明显。③肌纤维多,无色或淡黄色,柱状或片状,有细横纹。④表皮碎片呈黄褐色,表面细胞界限不清,色素颗粒密集分布。
化学成分鼠蛇含有具有抗高血压作用的甲状旁腺提取物。胆囊富含钙、镁、锌、铜、铁,其中钙是最主要的成分,其次是镁。
甜味;咸;砰
入肝;肾经
主治:祛风止痛;金淑铜锣。主风湿痹证;肢体麻木;情绪完全失控
用法用量:煎服,3-10g;或者泡在酒里。
本文论述了《中国药用动物杂志:同一只松鼠的应用》。
《中华本草》节选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本文来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作者:沐浴春风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zhuyin.com/198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