邮票拼音(菊花拼音)

他们说邮票是百科全书,

里面什么都有,

那么我们的邮友就是读过百科全书的人~

边肖今天会考验你,

以下两款邮票,

你能准确读出票名吗?

邮票拼音(菊花拼音)插图阅读

问了身边几位朋友,多数读成了qi(二声)、gu(三声),问了几个身边的朋友,大部分读的都是齐(第二声)和古(第三声)。

你和他们读的一样吗?如果一样的话,看来你的汉字知识储备要回炉了~

要说我们语文真的很高深,有些字真的很生僻,有些字乍一听好像很熟悉,错了。这样的话在邮票上也很常见。今天,边肖将和你谈谈那些在邮票上看不出来的字-

所谓生僻字,也叫生僻字,是指人们不熟悉或不熟悉的汉字。

《汉语大词典》有54700个词,《汉语词海》有85000个词,但大部分都是当代书面语中不常用甚至完全废弃的“死词”。《新华字典》有8500个字,和前两部相比已经够小了,但是里面的常用词只有3500个。所以,除了专门研究汉字的专家学者,普通人经常会遇到自己认不出来的生僻字,有些生僻字电脑打不出来,常规字典也查不到。

邮票是“迷你百科全书”,通过我们的邮票可以了解到很多生僻的汉字。本文把中国邮票上出现的一些生僻字(主要是文物和动植物邮票上的)一一列举出来,但书法上的甲骨文、篆书、繁体字、草书、异体字就要先放一放了。因为后者在古代或过去属于繁体字或异体字的范畴,在当时并不少见。比如对今天的人来说,甲骨文、金书、篆书等。几乎都是生僻字,但在当时是常用字。

一个

9(4-3)1995-8年“白盘莲子”和“游春图、郭夫人”特别邮票

国(guó)中国周朝诸侯的国名或姓。这个词现在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里可以找到,用电脑打出来。

2

特别61(15-9)“朱砂”邮票

“簪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盛酒容器和礼器。小口、宽肩、深腹、圆而满盖,多为青铜或陶器制成。流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。“头”这个词现在不常用了,但在常规词典里可以找到,而且可以用电脑打出来。“朱砂楼”牡丹常被误写成“朱砂雷”。后来西周(8-6年)T75青铜器“蟠龙兽头”印章中出现了“头”字。

特别63(8-3)“父亲乙”邮票

(yí)也写“”,是根据器物铭文字形而生的字。是个“死字”,现在各种字典里都找不到,电脑也打不出来。“父乙”是殷代祭祀时对祖宗的称呼。“gūng”是古代盛酒的容器,腹部呈椭圆形或方形,全圆或四条腿,盖为兽形,整个动物形容器内有小勺,用于饮酒,材质为青铜。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。

特别63(8-4)“坤”邮票

纪(纪m:)中国古代用来温酒的酒器或礼器。三足、一耳、二柱、一喇叭形圆口,多为青铜铸。它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。“极”字现在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中可以找到,用电脑打出来。

“霰”特别63(8-6)邮票

Yuè fú yǒu,这个书名的标题是因为封面铸有“俞越”字样。“曰”,象形,小篆,形似大斧,后来被称为“曰”。“簪”是指装有弓箭的袋子。“30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。它的嘴是椭圆形的,它的脚是环形的,它的肚子很深,它有圆形、椭圆形、方形、圆柱形等。,而且大多是青铜铸造的。其具体出现时间不详,盛行于商代和西周。

“越”、“儿”、“儿”这些词现在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里可以找到,用电脑打出来。其中“越”字容易误读,误写成“E”(如1997年人民邮电出版社邮票目录中误写成“E”);“三十”这个词经常被误读并误写成“鲁”()后来在2013年9月的《文革(12-11)出土文物66-77》、《青铜调梁30》、《景泰蓝》(6-5)等邮票的编撰中出现了“30”二字。

66-77(12-11)“曾仲甫方壶”邮票

(liú或yóu)与“雅”相同,在古代与“雅(liú)”或“有”相同。这个铜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盛酒容器。壶盖及壶内壁铸有“曾冠中自金骥造宝尊壶”字样,故名。邮票上的“中”字是“中”的意思。“钟繇”二字是国家博物馆在藏品上写的。“曾忠福”即曾厚福次子的父亲(同批出土的一件青铜鼎上,铭文写着“曾厚福的父亲”,意思更明确)。” ” “,早就废弃不用了,现在的常规词典里找不到,电脑也打不出来。“福”字现在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里可以找到,用电脑打出来。

J51(3-3)“黄石一大殿-石屋”邮票

Chéng(清)古图书馆。黄石图书馆又称表章图书馆,位于北京南池子大街南入口,是中国明清皇家档案馆。“易”这个词现在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里可以找到,用电脑打出来。

T57白海豚邮票

南方鲇江豚。“白海豚”是该物种真正的中文学名,常被误认为“白鳍豚”,甚至“白鳍豚”。“鲢鱼”这个词现在只用于“白海豚”,但在常规词典中可以找到,而且是用电脑打出来的。“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(一级) (一)”的“白海豚”邮票(2000年10月7日)上也出现了这个词。

T62(6-6)“双虎耳朵”邮票

⑵ (zūn)与“瓶”同音,指盛满酒的坛子。虎耳是现代陶瓷艺术大师魏志宇的磁州窑代表作,“萌”字现在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中可以查到,用电脑打出来。

10

t65(8-4)“‘安义二号’布”邮票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 96战国时期,东方大部分国家都以“云”为单位,秦统一天平制度后,这一单位被废除。“过”这个词现在已经不用了,但在常规词典里可以查到,用电脑打出来。

11

T65 (8-8)“共钱”邮票

Eh (huán)与“环”相同。钱,又称钱、钱、钱,是中国古代铜钱的一种。中间有一个洞的圆形。主要流传于战国时期的秦、魏。“er”这个词现在不常用了,但在常规词典里可以找到,而且可以用电脑打出来。在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邮票目录中,将其拼音错标为“yuán”。

“yuán”一词也与“圆”相同,指圆形或天体,如土墩(明清皇帝每年冬至祭天的祭坛)。

12

T71 (8-8)“方孔”邮票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丒199

⑵ (ài)意为记住人和事,在钱币上是指黄金的重量名称。“钢刘桦”是战国时期最大的货币价值。“解”字已不再使用,但在常规词典中可以找到,并由计算机键入。它经常被误读作“y”。

13

T75(8-3)“李”邮票

簋(guǐ)古代盛食物或祭品的器皿,圆、圆口、圆耳。流行于商代至东周。“GUI”这个词现在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中可以找到,而且可以用计算机键入。2003年26日东周青铜器(8-2)的“秦公圭”邮票上也出现了“圭”字。

14

T114(4-4-4)“大马蹄蟹”邮票

Kuáng俗称“土豹”。它看起来像一只鹰,尾巴没有分叉,身体是棕色的,尾巴略轻,每只翅膀下都有一个白色的横斑。“极”字现在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里可以找到,用电脑打出来。

15

992-4 (4-1)“红海鲷”邮票

黑鲷(diāo)又被称为嘉吉、班佳吉、嘉吉、铜锅鱼。一种肉质鲜美的可食用鱼。红鲷是国内外著名的名贵鱼类。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中可以找到,也可以用电脑打出来。很容易被误读作zhō u。

16

1992-7(4-1)“七星瓢”邮票

(ji m:)用于“虫”,即“甲虫”。“”这个词在现在的字典里都找不到,电脑也打不出来。

17

1994-17 (4-1)“智恒作诗”邮票

蜀(Shu)与蜀(Shu)同音,古矛,刃长半米以上。“知”这个词现在已经不常用了,但是在常规的字典里可以找到,而且可以用电脑打出来。

18

1995-5(4-1)“雕花猫头鹰”邮票

雕鸮(diāo xiāo)猫头鹰,中国古代对猫头鹰的统称,现在用来命名猫头鹰目的猛禽。雕鸮,书写雕鸮,夜间活动的大型猛禽,猫头鹰科,雕鸮属,雕鸮种。“刻”和“猫头鹰”这两个字现在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中可以找到,可以用电脑打出来。“鹰”字也出现在2001年4月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(一级)(二)》(10月6日)《虎头海鹰》邮票上。

19

1995-20(六月四日)“祇园日落”邮票

只有(zhρ)恭敬的意思。祇园,原名祇园寺,也称祇园寺,位于九华山茶霄峰西麓,是全国重点寺庙。祇园园,出自《金刚经》第一篇,法会因缘:“如是,吾闻之。佛陀在斯瓦斯蒂待过一段时间。孤独的花园只有树木……”唯树是指斯拉瓦斯蒂王子杰塔种下的树;“To (jǐ) be lonely”的意思是为寡妇和鳏夫提供补充住处。

“许”这个词现在不常用了,但在常规词典里可以找到,用电脑打出来。赵朴初先生题写的“祇园寺”匾额中,“唯”字无误,但常被误写成“唯”。九华山景区的石碑、石墙和很多宣传资料上,都错写成“只”;1995-20《九华胜境》(6-4)邮票下部“祇园落日”的名称也错印为“祇园落日”(本套邮票的设计者朱树铮发表设计心得文章:在《画外物语》中,也写成“园中落日”);人民邮电出版社新世纪版、2011版邮票目录,也是错印为“只”。

只是,复音字,读qí时,指的是古代的土地神;发zhǐ的时候,表示只有,只有,只是等等。现在缩写为“只”。这个词现在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里可以找到,用电脑打出来。

20

1996-21(4-2)“在上帝门口接吻”邮票

chρ指的是古籍中的风筝。辽吻,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两端的点缀。\ \现在不常用,但在常规词典中可以查到,用电脑打字但容易被误认为dǐ。

21

1999-11(56-20)“傈僳族”邮票

傈僳族(lì sù)“傈僳族”和“傈僳族”不仅用在其他地方,也用在傈僳族这个词里。傈僳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在云南、西藏和缅甸克钦边境地区。这个词可以在常规词典中找到,也可以用计算机输入。

22

1999-11(56-24)“拉祜族”邮票

胡的主要意思是祝福。拉祜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在云南普洱和临沧。“胡”这个词现在不常用了。它可以在传统词典中找到,并由计算机输入。但是很容易被错读成gū,比如《牛虎炉》里的发音。

23

1999-11(56-32)“仫佬族”邮票

“这个词丠”不仅是用在其他地方,也用在“仫佬”这个词上。仫佬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在广西。这个词不常用。它可以在传统词典中找到,并由计算机输入。但是很容易被错读成mó。

24

1999-11(56-37)“仫佬族”邮票

Gē (Gē)看起来威武雄壮。仡佬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,分布在贵州。这个词不常用。它可以在传统词典中找到,并由计算机输入。

25

2000-13(2-1)“翻斗”邮票

齐(hé)中国古代的酒器,由青铜制成,多为圆口、大肚、三足或四足,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。这个词不常用。它可以在传统词典中找到,并由计算机输入。“气”字也出现在东周青铜器“龙兽驮”的印章上(2003年8月8日)。

26

2000-25(4-2)“春秋”邮票

Líng指染色精细的丝绸或布料。“毕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,它的口部扁平,横截面呈椭圆形。流行于东周。“克”中的“克”是一个人的名字,名叫鲍,是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大臣鲍的孙子。这个词属于“死字”,现在各种字典都找不到,电脑也打不出来。

27

2003-26(8-3)“中山王铁祖鼎”邮票

(CuO)是战国时期中山王的名字,来源于铁鼎上的铭文。是个“死字”,现在各种字典里都没有,电脑也打不出来。所以很多资料中用“措”字代替,有的甚至错写成繁体字“ì n”。

28

二○○三年八月二十六日(八月四日)“曾侯乙卡片”邮票

Moo (yí)中国先秦时期的一种礼器,用于洗手和为客人洗手。这个词不常用。它可以在传统词典中找到,并由计算机输入。但是很容易被误认为yě

29

2006-5(4-3)“珙桐”邮票

宫(gǒng)古长城(玉)。珙桐又名鸽子树、落叶树、孑遗植物,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。“贡”字目前只在“贡通”和“贡县”(四川省宜宾市所辖)使用。其他地方基本不用。它可以在传统词典中找到,并由计算机键入。但是很容易被误读为hūng。

集邮通讯员:梁

欢迎投稿

集邮博览会邮政信箱

期刊:jiyoubolan@263.net

微信:48804250@qq.com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本文来自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作者:沐浴春风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zhuyin.com/24033.html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